2011年
1、1月2日,深圳商报复刊20周年。1月6日,深圳商报推出16个版的《一路有你——深圳商报复刊20周年特刊》,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期间,活动创收近千万元。
2、1月13日,晶报策划推出贯穿全年的大型报道《街报》,计划让晶报记者在一年时间里走遍深圳57个街道、办事处。
3、1月17日,中国传媒大会·2010年会揭晓了“2010金长城传媒奖”,深圳商报荣获“2010中国最具创新传媒”奖,深圳商报总编辑姜东南获评“2010中国传媒年度创新人物”。
4、1月23日,深圳特区报联合大运会执行局、共青团深圳市委、市城管局,共同发起 “新年行大运”活动,旨在发健康步行的方式,共同迎接大运会倒计时200天,并预祝深圳特区报发行10000期。
5、1月29日,深圳特区报旗下网站——“特网”正式上线。
6、2月14日,集团创办深圳本地第一份免费报纸——地铁早8点。
7、3月1日,中宣部《新闻阅评》3月1日指出,“2月10日至16日,深圳特区报连续发表6篇‘兔年新春评论’,分别是:《做好“质量”这篇大文章》、《创新深圳》、《民生深圳》、《文明深圳》、《靓丽深圳》和《敢干更要会干》。”“这组评论在文风上大胆创新,写得生动活泼,清新雅致,篇幅短小,论点鲜明,很吸引读者,抓住读者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。”
8、3月15日,集团决定接收香港经济导报。
9、3月24日,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正式在深圳市民政局设立登记。
10、3月31日, “文博大厦”获得深圳市正式立项,核准的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2450平方米,总投资8.3亿。
11、3月,香港报业公会揭晓“2010年香港最佳新闻奖”,香港商报荣获两个冠军及四个优异奖,为香港商报历年最佳成绩。
12、3月,集团印务公司 《无线群控机器人自动输送新闻纸系统》获第五届“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”一等奖。
13、5月13日,第七届文博会开幕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宣部长刘云山及文博会各主办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。第七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到1246亿元,分会场从35家增至40家,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,实现政府组团“满堂红”。
14、5月 1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,原广东省委副书记、省长黄华华,广东省委常委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等的陪同下,视察第七届文博会主展馆。
15、5月,由市委书记王荣作序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主编的《深圳十大观念》一书2011年5月由集团出版社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,在2011年11月“深圳读书月”中高票入选“年度十大好书”,并荣获唯一“年度推荐好书”,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16、6月23日,集团决定设立集团驻台新闻中心。
17、6月28日,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(第八届)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》,深圳报业集团旗下两大主报再次入围前200强,品牌价值稳步提升。深圳特区报以85.91亿元品牌价值,居151位;深圳商报品牌价值为71.69亿元,居190位。
18、7月15日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六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,由深圳市关爱办、深圳商报社、深圳市慈善会、许凌峰募师支教爱心联盟共同主办的深圳“募师支教”行动获得了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高荣誉。
19、7月31日,“非常阳光 怒放十年——中国新世纪十年阳光奖颁奖•晶报十周年庆典晚会”在深圳举行。
20、8月1日,晶报出版288个版,创下历史纪录。其中纪念特辑《非常》为208个版,十周年特刊实现广告增收1700多万元。
21、8月12至23日,深圳报业集团圆满完成深圳市政府及大运会组委会委派的“大运会新闻服务”、“大运会官方图片社”、“大运会官方新闻网”、“大运会英文会刊”等专业项目。
22、9月6日,由深圳特区报独家承办的“雪花杯·深圳特区报”国际棋联女子大奖赛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会堂举行开幕式。这是全球首次由平面媒体承办的国际顶级国际象棋赛事,吸引了包括世界棋后侯逸凡、诸宸在内的12名顶尖棋手参赛。
23、9月20日,中央宣传部、中央文明办、解放军总政治部、全国总工会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,授予孙影“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”称号。
24、10月27日,省委常委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专门致信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,谈了自己对公务员廖某殴打亲生父母一事的一些深层次思考。这封信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,并引发了专家学者、机关公务员、市民群众的热烈讨论。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书记处书记、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当天的报道作出批示,充分肯定深圳市对此问题“春风化雨的引导”,“社会效果很好”,认为这种“立足于化解、立足于建设、立足于解决问题”的做法值得借鉴。
25、11月1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宝安区考察时,称赞宝安日报《打工文学》周刊“打工者写,写打工者,打工者看” 的办刊宗旨,为地方政府紧密联络地方作家、业余作者,帮他们实现人生价值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提供了良好服务。
26、11月11日,深圳晚报正式全面改版,改版之后的深圳晚报,坚持“民生报、服务报、家园报”的定位,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,以服务市民为主要手段,以营造深圳温馨家园为主要目的,打造清秀、疏朗、精致、易读的晚报风格。
27、11月19日,香港商报正式迁入九龙观塘道332号的香港商报大厦,成立59年后香港商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。乔迁之喜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士气,增强了员工归属感。香港商报大厦楼高7层,总面积32000平方呎。
28、11月,集团龙华二期工程动工,该项目建筑总面积12.89万平方米,计划投资5.5亿元,拟打造高端印刷产业园,发挥文化产业带动效应。
29、12月19日,香港商报出版社编着出版了《36条与香港》一书,以帮助读者理解李克强副总理访港带去的中央挺港“36条”政策措施,一上市立刻引爆香港书市。
30、12月29日,集团总编辑宣柱锡带队,由深圳特区报、深圳商报、深圳晚报、晶报、深圳新闻网、宝安日报组成的大型“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”采访团,赴宝安区开展“重温十大观念、弘扬大运精神”座谈采访活动。这是主题活动在各区座谈会的首站。